2019年3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座谈会中指出,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,用科学理论培养人,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,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。五年来,我校将立德树人贯穿思政课改革创新全过程,融入思想道德、社会实践、网络文明各环节,立足课堂、实践、网络一体打造“三维”思政课课堂体系,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、提质增效。
立足课堂,打造特色的思政课
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、统一性和多样性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,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,通过第一课堂把基本理论讲清讲透,提升教学效果,着力打造高水平思政“金课”。建立并推动校领导上讲台讲思政课、听思政课制度,校领导参与集体备课制度等,校领导先后为师生讲授“形势与政策”等思政课取得良好效果。持续开展“劳模进课堂”、“代表讲思政课”等活动,邀请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劳动模范冯鸿昌等作先进事迹报告,充分发挥名师大家的人格魅力,强化思政课的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。与厦门市翔安区、三明市大田县、漳州市漳浦县等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。加强教学改革,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。五年来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,全部课程均获校级课程立项;积极参与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四批“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”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评选,获奖和立项数均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。
立足实践,打造行走的思政课
坚持“学校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融通融合,创建“大思政课”育人体系。五年来,通过建设专业化、课程化、基地化、实效化的工作标准,遴选重点团队、建设覆盖全省多个实践基地,基本实现学生在校期间100%参加思政课实践的任务目标,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中感悟思想伟力,在博物馆里学廉政、烈士陵园祭先烈、嘉庚故里明志向、特区纪念馆听党课、英雄三岛悟初心。学校成立“海洋文化与海权教育实践中心”,通过弘扬中华海洋文化,提高海洋教学水平,加强海洋文化和海权教育的实践育人功效。“行走的思政课堂”先后被新福建、学习强国、东南网、海峡导报、厦门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与华侨博物院、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、陈嘉庚纪念馆、大田第二集美学村、谷文昌纪念馆等多家单位结对共建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先后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渔业科学馆、厦门港引航站、深田社区文史馆等单位共建共学。
立足网络,打造智慧的思政课
坚持聚焦网络思政创新,打造“云端课堂”新阵地。充分运用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、全省思政网等学习平台形式多样、资源丰富、更新迅速、随时随地可学等多种优势,成为思政课教师打造有高度、有热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思政课“教学神器”。用活教材,撰写并拍摄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课辅助读本——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探索与实践,打造线上精品思政微课,牢牢守好主阵地,营造时时可学,处处能学的浓厚氛围。大力推进“智慧马院”平台建设,构建由思政专题网站、掌上互动社区、指尖上微课堂、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等组成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,拓展“线上课堂”,让思政课“实”起来。